关灯
护眼
字体:

台湾的海鲜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不论古今中外,谈到吃的艺术,咱们中国人的吃,不但名扬四海,而且可以说傲视寰球。从前梁均默(寒操)先生说过:“外国朋友到中国来观光,欣赏到故宫博物院一些历代珍藏,是饱了眼福;品尝到中国各省千变万化的山珍海错,虽然是羊羹齑饭,一经妙手烹调,也成为醇脆鲜腴的金浆玉醴,于是又饱了口福。”证之外国朋友的谈话,和他们的记述,均老所说的确是不移之论。

    光复那年,笔者初到台湾,想随便吃碗牛肉面,就是走遍了全台北市,也别想吃到嘴。当时衡阳街仅有一家叫绿园的福建菜馆,能吃到几只半甜不咸的福州肉包,已经觉得大快朵颐,算是吃了一顿有滋味的美餐啦。

    近二十年来,餐饮事业蓬勃骏发,林林总总,蔚为大成。就拿台北一地来说吧,全国各省口味的小饭馆大餐厅,可能千把家还不止呢。其他各省的菜肴,咱们姑且不谈,现在把笔者所吃过的海鲜,认为具有独特本省味儿的,介绍出来请大家指教。

    清代精于饮馔的美食专家,要属随园老人了。袁简斋(枚)先生认为中国沿海各地,虽然都有海鲜出产,以鲜度论,自然北胜于南,以种类分,则又南多于北。拿台湾海鲜的种类来说吧,可真是集苏、浙、闽、粤各沿海省份海产之大成,可以说是珍错毕备,而且尤有过之。

    乌鱼仔

    光拿“乌鱼仔”说吧,笔者在内地不但没吃过,而且也没听说过。据朋友告诉我,乌鱼平日都在暹罗湾一带海底栖息,每年靠近冬至,海水渐凉,乌鱼群才游来高雄海面。笔者初来台湾,在物资调节委员会一位朋友家喝啤酒聊天,他拿出一对黄中透亮、色如琥珀的乌鱼仔来,先用棉花蘸着上好白干酒,一遍又一遍地擦,把表面一层薄膜擦得都脱了皮。然后把皮一齐撕掉,切成小薄片,架在小炭炉上,用文火慢慢地烤。烤到鱼仔上鼓起一粒一粒的小泡,才算大功告成。配上切得飞薄的大蒜片来下酒,香鲜适口,柔而不腻,比吃荷兰的高级忌司下酒,还来得够味儿。

    早年台湾的上林花,是著名的酒家。因为乍到台湾,还不懂得点菜,有一位酒家小姐外号叫航空母舰的,以拳雅量宏、一口气能半打啤酒下肚面不改色而得名。这种巨无霸型酒女,应当是没有人敢来领教的,可是偏偏这位巨型酒女,一到华灯初上,客人简直应接不暇。

    据说她唯一拿手,是会给客人点菜。有一次她给我点了一客生炒“龙肠”,其形状好像迷你式的小鱿鱼,入口一嚼既脆且嫩。据说这种龙肠,是从公乌鱼肚子里掏出来的一种似鱼膘的东西,除了好吃,还非常滋补。尤其不是每一尾公乌鱼都有,所以比较名贵。这个菜只在上林花吃过一次,以后在酒家饭馆露店海鲜,点过几次生炒龙肠,都回说没有,到现在想起来,那一种脆嫩爽口的味觉,仍然时绕齿颊。

    鲜干贝

    “鲜干贝”,当年在沈阳鹿鸣春吃过一次口蘑烩鲜干贝,每个干贝有一寸见圆大小,纤维细嫩,脆如肚领,而且毫不牵齿塞牙。兼之东北饭馆炒菜都不用味精,而用上等口蘑提味,所以这道菜更是鲜上加鲜。

    来台湾后,碰巧知友金燕如主持台北的小春园,他送过一道敬菜,是大蒜头煨鲜干贝,此地干贝体积只有东北所吃干贝一半大小,可是色香味都不输于东北所产,后来虽然在其他饭馆吃过各种做法的鲜干贝,可是总觉得小春园所吃敬菜的大蒜煨鲜干贝,才算是酒家极品菜色呢。

    九孔鲍鱼

    “九孔鲍鱼”,在台湾简称九孔,属于蚌科。外壳质薄而坚,焕化五彩花纹,非常璀璨悦目,背上有九个螺纹小孔,所以名为九孔。九孔大半产于花莲台东沿海一带,据说以台东所产为正宗。凡是台东所产,背壳上一定是九个螺孔;背壳螺孔,不是九个,或多或少,老饕们甭吃,一瞧就知道不是台东出产的真正九孔啦。

    九孔的好处,是比一般蚌类都肥硕细嫩,吃一只就是一只,非常挡口(耐嚼的意思),不像吃海瓜子,鲜则鲜矣,实在太抠搜不解馋。九孔以盐卤涂搽,在火上干烧,最能保持本身鲜味。可惜花东一带大小饭馆的大师傅,对于烹调九孔的手艺都不甚高明,老嫩的火候没法把握住,挺好的一般九孔,十次有九次是嚼不动的,遇上没除韧带,还会塞牙,真要替九孔叫屈。后来在高雄李家花园,吃到了一次老嫩适度、鲜醇味浓的九孔,才能引卮大嚼了一番。

    螺

    “ 螺”,台湾出产的 螺,肥状鲜脆是不输闽浙两省的。一味炒 螺片,是当年太平町新中华主厨陈阿廉的拿手菜。新中华在全盛时代,逢到星期休假,太平町大菜市从南部运来的 螺,要让新中华先挑,其势派跟北平正阳楼到菜市批购大螃蟹一样。他家挑完才开秤,人家不计较价钱,只要雌雄成对,黄满肉肥,要多少钱一斤,给多少钱,从不还价。新中华到市上买 螺,也是如此。所以要吃好 螺,必定到新中华去。自从新中华收歇,陈阿廉曾经回到高雄,在河东路一家海鲜店主厨,仍然以炒 螺片来号召食客,生意依旧兴旺异常。

    香鱼

    “香鱼”只有台湾才有,而且是新店碧潭的特产。这种鱼完全靠水中石头空隙生长的苔藓当主食,鱼的形态大小,跟天津卫河银鱼差不多,不过香鱼不是银白色,而是灰中泛绿。因为它专吃青苔,所以其味鲜中带苦。从潭里捞上来,立刻用油炸酥,撒上点花椒盐来下酒,或者用水豆豉蒸来啜粥,都是绝妙的小菜。

    有一位隐居在碧潭的雅人庄主恩先生,在潭边开了一家叫香庄的小酒馆。他家的拿手菜是糟酿香鱼,清淡隽永,风味绝佳。

    游弥坚生前最爱吃香鱼,他说:“香鱼性质温凉,功能明目降火,如果闹风火牙痛,到碧潭多吃几次香鱼,必定消炎止痛。”后来逛碧潭的人,都要尝尝香鱼,于是名传遐迩,游客都以一试香鱼为快。利之所在,捕鱼人网捕电捉,不两年,潭里香鱼,几近绝迹。香庄小酌,也变为陈迹。

    听说最近潭里又偶有香鱼出现,希望今后大家都能珍惜鱼源,千万不要竭泽而渔,让潭里香鱼能够蓬勃繁衍,恢复往日风光,岂不甚妙。

    螃蟹

    台湾嘉义的布袋港、台南的安平港、高雄的红毛港,都是以出产螃蟹驰名。台湾螃蟹分两种,一种叫红 ,一种叫青蟹。此地的青蟹,自然比不上内地的大闸蟹膏腴肉满,可是台湾出产的红 ,内地也很少见到过。

    至于吃螃蟹,平津讲究七尖八团,江浙讲究九月尖脐十月团,总要在中秋月圆、桂子飘香,或是重九登高、东篱采菊,才是持螯对酒的季节。可是台湾吃蟹,要在暮春三月莺飞草长的时光,红 才能膏满膘足。这时候,一打开蟹盖,真是所谓顶盖黄,整个蟹盖长满了蟹膏,爱吃蟹黄的朋友,足可大快朵颐。可是到了秋末冬初,内地吃蟹的季节,反而肉松膏稀啦。

    什么事都有例外,记得早年客居嘉义的时候,嘉义税捐处徐南祥兄,土地银行陈衡夫兄,加上笔者,都是吃螃蟹的老饕,偏偏遇上嘉宾酒家有个叫阿昆的养蟹专家,他有一手绝活,把买来的红 养在瓦坛子里,四周用高粱谷糠塞紧,让蟹在坛子里丝毫不能动转,每天喂两次煮熟碾碎的鸭蛋黄,就是隆冬三九,寒风刺骨的季节,您要是到嘉宾吃红 ,仍然能够吃到顶盖黄的大肥蟹。近年医学界研究出来,吃红 的油膏,最容易增加胆固醇,因此美肴当前,凡是血脂肪浓度稍高的朋友,都怀有戒心,不敢多打牙巴骨啦(北平土话“大啖”的意思)。

    西施舌

    “西施舌”也是台湾海鲜名产。基隆、鹿港、东港都有出产。初到台湾,在台北基隆吃的西施舌,都是基隆出产。后来基隆港因为来往船舶过多,港湾里的海水受汽油杂物的污染,连带炒出来的西施舌都有点汽油味,所以大家吃西施舌,都趋向鹿港、东港的海鲜店了。

    中部人士认为鹿港的西施舌是一绝,可是笔者觉得鹿港的西施舌,虽然鲜嫩兼备,可是仍嫌肥状不足,尤其所含泥沙,不易洗净,令人不敢放胆一嚼。

    至于东港一带,往来船只都是小船,港湾吃水较深,由于水质气温的影响,东港的西施舌,不但鲜嫩,而且特别肥实。东港有一间叫福记的家庭化饮食店,主人风雅好客,还养了不少盆景洋兰,遇到真正吃客,老板一高兴,挽起袖子,自己下厨动手,来一盘生炒西施舌,那真是香滑细润,腴而不濡,比起一般饭馆用浓芡烩出来的西施舌,不知要高明多少倍。他家的生炒西施舌只卖小盘,据说炒西施舌的秘诀,是猛火快炒速翻,如果起勺时(离火翻腾,是厨行术语),勺里材料一多,翻炒不匀,火候把握不住,就难免失去鲜嫩的特质了。所以宁可一盘不够,再补一个,才是真正吃西施舌的行家。

    蚵

    “蚵”,内地叫牡蛎,台湾叫蚵,是用人工在咸水港养殖出来,也是最平民化的海鲜。高雄的新打港,台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